姜芜徐清忱(长公主她总想篡位)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长公主她总想篡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

古代言情《长公主她总想篡位》目前已经迎来尾声,本文是作者“又是鲸鱼”的精选作品之一,主人公姜芜徐清忱的人设十分讨喜,主要内容讲述的是:天启国—皇宫平日里庄严的金銮殿今日格外吵闹门口候着的小太监和侍卫们,都忍不住有些好奇里面在吵些什么,纷纷侧身将耳朵靠近门框“都在做什么?不要命了!”正好被走过来的奉茶公公刘福看见,把他们呵斥一顿,他们这才规规矩矩的站好金銮殿内,启元帝慵懒的坐在金銮御驾之上只见他凤目微挑凌厉,端的是金昭玉粹的天家威仪启元帝微微低头,俯视着下方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中年男人京兆府尹刘邕苦苦哀求道:“求陛下看在......

小说:长公主她总想篡位

作者:又是鲸鱼

角色:姜芜徐清忱

热门新书《长公主她总想篡位》是由著名网文作者“又是鲸鱼”所著的古代言情小说。文章简述:她又试着运了下内力,竟然连自己的毒也被人解了,顿时有些惊讶。想起昨晚遇到的那对主仆,难道是…她抬头扫过这间屋子,发现布局与昨日自己居住的那间禅房极为相似。还在梵音寺,也许是昨夜那对主仆救了自己。他们又是谁呢?突然,姜芜脑海里浮现出昨晚燕芝说的话,难道他就是徐清忱!想到这,姜芜立马掀开被子,看到还是昨...

长公主她总想篡位

第4章 回宫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

第二日,一束晨曦透过窗户洒在床上的姜芜脸上。

她眉头紧蹙,眼珠动了几下后慢慢睁开了眼睛。

看着眼前陌生的房间,慢慢坐起身来。

想起伤口,她急忙扭头看向自己受伤的胳膊,却发现已经被人给包扎过了。

她又试着运了下内力,竟然连自己的毒也被人解了,顿时有些惊讶。

想起昨晚遇到的那对主仆,难道是…

她抬头扫过这间屋子,发现布局与昨日自己居住的那间禅房极为相似。

还在梵音寺,也许是昨夜那对主仆救了自己。

他们又是谁呢?

突然,姜芜脑海里浮现出昨晚燕芝说的话,难道他就是徐清忱!

想到这,姜芜立马掀开被子,看到还是昨天那身衣服松了口气,翻身下床穿好鞋子朝门口走去。

门一打开,那金光闪闪的阳光就刺得她眼睛微微一眯,连忙用手挡了挡。

适应后,她看向门外,院落里的石凳上,一左一右的坐着昨天的白衣男子,和一个约莫年过半百,慈眉善目的老和尚。

莫非这老和尚就是他们口中的念远大师?

而两人正在品茶听见开门声,忽然转过了头也看见了她。

那老和尚笑眯眯的对姜芜说:“施主醒了,便过来坐会吧。”

姜芜走到石凳面前坐下,打量了两人片刻,坐下后极有礼数的问道:“昨晚应该是二位救了我,多谢。

不知二位如何称呼?”

徐清忱温润一笑:“在下徐清忱见过长公主殿下。”

老和尚也笑眯眯的说:“老衲法号念远,见过长公主殿下。”

原来他们已经知晓了自己的身份。

想起昨夜那小侍从的话,会医术的应该就是这位得道高僧了,自己这毒十有八九也是他解的。

她似笑非笑的看着两人说:“原来是梵音寺的得道高僧——念远大师。”

老和尚摸了摸下巴上的白胡子,哈哈大笑道:“贫僧只不过是个修行的老和尚,担不起高僧的名头,公主过谦了。”

姜芜对着老和尚拱手说道:“想来本宫的毒,也是大师所解,姜芜在此谢过大师。”

念远一脸歉意的说:“殿下不必客气,本来也是我寺护卫不力,害得殿下受此劫难,望殿下恕罪!”

姜芜摆了摆手:“此事与贵寺并无关系。”

然后,她看向徐清忱,笑着说:“早就听说过帝都第一才子的大名,徐大公子——久仰!

承蒙两位相救,姜芜不胜感激。”

徐清忱这才放下手中的茶杯,抬眸看向姜芜,眼眸闪过一抹诧异。

刚好被姜芜扑捉到,随即徐清忱温润中夹杂着清冷的嗓音响起:“在下并未做什么,长公主不必多礼。”

姜芜方才在白衣男子说出他的名字时,就觉得有些巧。

她不动声色的打量二人,这小举动自然被念远和徐清忱看在眼里。

念远呵呵一笑,对徐清忱说:“辞安,你这身子近来还是有些虚弱,回府之后就照着我今早开的方子,安心静养吧。”

徐清忱,字辞安。相府大公子,也是徐相的长子。

徐相希望他能辞去一切不好的事物,平平安安的长大,故而因此取辞安二字。

徐清忱微微一笑回应道:“多谢。”

姜芜看着他们相谈的语气都很熟稔,笑着问道:“看二位相处如此自然,可是旧识?”

念远点头,“老衲与辞安相识有许多年了,他体弱多病,常来寺里静养。”

姜芜方才就想起了燕芝昨日的话,虽然说这徐清忱常年在梵音寺静养,此时在也不意外,可老和尚的解释,并没有让姜芜心里的疑虑减轻。

不过,她不打算此时就试探他。

她看向一旁的徐清忱,轻声道:“昨夜之事多谢,来日若有需要本宫相助的地方,只管开口。”

徐清忱温和的说道:“举手之劳,长公主不必挂怀。”

这时,紫衣出现在禅院门口。

姜芜也着急的想知道昨夜自己昏迷后发生的事。

她站起身面对着两人,将恰到好处的微笑呈现于脸上。

那有些清冷的音色说道:“本宫还有后事需处理,就先行一步,告辞。”

老和尚和徐清忱同时道:“公主慢走。”

待姜芜走后,念远老和尚这才盯着徐清忱,揶揄道:“这盘棋未免下得有些大了,竟然还要你牺牲自己,马不停蹄的赶来英雄救美。

啧啧啧…难不成徐相和那位有意撮合你们俩?”

听到这徐清忱脸上笑容一顿,他那明艳的狐狸眼微微垂了下来,唇角的弯起的幅度也渐渐消失。

无奈轻叹道:“如今看来,恐怕他们是有此意。”

老和尚冷哼了一声:“那两个老家伙,犯得上搭上你姻缘吗?”

徐清忱看了一眼姜芜坐过的位置,说:“自幼父亲便告诉我,我与她从小就定了娃娃亲。”

随后他低眸轻笑:“听说长公主最不喜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,想来我是没那福气了…”

另一边

姜芜一踏进梵音寺前殿,一位圆鼓鼓,大约五十多岁的大和尚就迎了上来:“老衲无妄见过长公主殿下。”

只见他双手合十手中捻起一串佛珠,对着姜芜微微一拜。

他身后的其他和尚跟着行礼。

紫衣上前半步站在姜芜左侧小声说:“这位就是梵音寺主持无妄大师。”

姜芜也学着大和尚的样子微微一拜。

“昨夜之事因本宫而起,给贵寺带来不便,还望大师海涵。”

方才从禅院过来的路上,紫衣已将昨夜发生的事,简单的说了一遍。

昨夜紫衣来到前殿,领着寺院武僧赶到姜芜的禅院时,里面已空无一人,就连地上的尸体全都不见了。

紫衣心下一惊,召集寺内一众武僧满寺到处寻找,昨夜梵音寺灯火通明,找了许久终于发现前往后山的足印。

她们一路追去,刚好追到黑衣人扛着麻袋往后山奔逃。

经过一番厮杀,从黑衣人手中夺回麻袋,打开一看发现是燕芝。

几人面面相觑,都以为姜芜被那武功高强的面具男带走时,一个小和尚来说长公主在寺院。

姜芜站在大殿里,眼眸扫了在场众人一圈后问道:“不知昨夜可有人见过一位身着青衣,脸上戴着面具的男人?”

僧人们都摇摇头,表示未曾见过。

看来对方准备充分,是不会留下什么线索了。

姜芜朝无妄主持微微一笑后说:“既然如此,本宫就不再打扰了,告辞。”

无妄一脸和蔼的对姜芜说:“殿下慢走。”

姜芜点头后,走出了寺庙。

紫衣也随后跟在她身后。

寺庙门口,站着一排排今日一早从宫里赶来的御林军。

他们正一脸紧张的盯着寺庙门口,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失职的惩罚。

姜芜迈步出来,就看见他们一排排的站在那,随即凤眉一挑,嘴角微微弯起,那抹笑容越发璀璨明艳,可眸子里的暗色却越来越深。

御林军统领张睿翼瞧见长公主的神情,心里一惊。

连忙上前一步半跪在地,恭敬道:“属下张睿翼救驾来迟,请殿下恕罪!”

姜芜嘴角噙着一抹冷笑,厉声呵斥:“张统领何不再晚来一些,直接给本宫收尸岂不更好!”

张睿翼吓得冷汗直流,连忙解释:“殿下恕罪,昨夜事发突然,臣也是被人绊住了,这才…”

姜芜直接绕过他,走到御林军准备的凤辇面前。

转身冷冷的看着他说:“昨夜之事,若查不出那青衣面具男的来历,本宫看你这御林军统领的位置,也该换人了!”

张翼睿一听这话,吓得连连保证:“殿下放心,属下一定尽快查出。”

姜芜冷哼一声就转头走进凤辇,待姜芜坐稳后,紫衣吩咐抬轿,一行人就下山去了。

直到那辆凤撵完全看不见了,张睿翼才敢站起身。

他身后的侍卫赶紧过来扶他,被他一巴掌拍开:“扶什么扶,赶紧带一队人马去寺庙给我查!”

另一边,姜芜一回到皇宫就直奔凤鸾宫而去。

紫衣提醒她换身衣服她也不理,她身上昨晚的衣裳还有血迹凝固在上面。

翠竹姑姑正从小厨房端着鸡汤出来,就看见姜芜一脸冰冷的站在凤鸾宫殿前。

她心里咯噔一下,连忙把鸡汤递给一旁的宫女,换上一副担忧的模样走到姜芜面前:“公主这是怎么了?”

姜芜视线扫向翠竹,眼眸微微的眯了一下。

冷笑反问道:“本宫怎么了?姑姑难道不清楚么?”

说完抬脚就往凤鸾宫里走,翠竹赶紧拦在她面前说:“公主,娘娘喝了药已经睡下了。”

姜芜一把推开翠竹,大声喝道:“放肆!本宫要见自己的母后。

你一个小小宫婢也敢阻拦,真是好大的胆子!”

翠竹被姜芜一喝吓得后退两步,看着眼前这与陛下相似的气场,她愣住了。

就在她愣神之间,姜芜已经走了进去。

姜芜绕过屏风来到寝殿,喝退了宫殿里候着的宫女太监们,眼神复杂的看着躺在床上的皇后。

皇后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,可相貌依然明艳动人。

姜芜上前一步站立在床前,取下腰间因为昨夜打斗,沾染上血迹的平安符。

扔在皇后身旁质问道:“母后要的平安符儿臣已经求来了,不知母后可有话要同儿臣解释?”

皇后从姜芜进来,就一直低着头欣赏自己新做的蔻丹。

直到姜芜扔下染血的平安符,她才眉头一皱。

嫌弃的看了眼平安符,用手轻轻一拂平安符掉在床下。

姜芜看着她的动作冷哼一声:“母后既然不需要,何必折腾儿臣去求这劳什子的符?”

皇后这才抬头看了看姜芜,待看清她脸上的冷笑,不悦道:“姜芜,本宫是你母后,注意你说话的态度。”

姜芜定定的看了皇后好一会,突然晒然一笑:“昨夜那条大鱼虽然跑了,可惜啊他记性不好,留下了一块李府的腰牌。”

皇后脸色一变,姜芜继续说道:“母后,你说要是儿臣把这腰牌交给父皇,单就刺杀皇族这一条罪名,李府都担不起吧。”

说完姜芜转身就走,就在她走到屏风处时。

“慢着!”身后传来皇后的声音,姜芜停了下来。

果然,只有事关李府她才会关心。

身后传来脚步声,不一会一双手拉住姜芜的手腕,皇后走到她面前柔声道:“阿芜,腰牌在哪?交给母后吧。”

姜芜看着皇后一脸苦笑:“母后啊,儿臣真真是佩服你,除了李府您的心里可还装得下其它?”

“母后,皇姐…”这时屏风外跑进来一个身穿金黄色黄袍的八岁幼童。

姜芜垂眸一看,眉眼间与自己大约五六分相似的小萝卜头,可不就是自己那一母同胞的亲弟弟,小太子姜翊么。

她转头看向皇后,果然看到她望向姜翊的眼神里,盛满了爱意。

姜芜心下自嘲,除了李府也就只有姜翊能让她放进心里了吧。

小太子一看到姜芜,就满脸欣喜的直直往她怀里扑,语气惊喜的说:“翠竹姑姑果然没骗我,皇姐你真的在这。”

姜芜伸手摸了摸太子的头,没有说话。

翠竹跟在他身后,一进来就上下打量皇后,生怕姜芜伤害她的似的主子。

姜芜扫了一眼翠竹,她急忙低下头盯着自己的脚尖,装作没没听见。

皇后一向不喜太子与姜芜亲近,连忙走过来拉开太子说:“阿翊,你是太子怎可这般小孩心性。”

随后点了点姜翊的额头,嗔怪道:“身为太子,你得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,下次不可再这么无礼了。”

太子那稚嫩的声音反驳说:“可皇姐是儿臣的嫡亲姐姐,不算无礼。”说完拉了拉姜芜衣袖撒娇的口吻说:“是吧皇姐?”

姜芜看着眼前温馨的母子对话,忽然心里一酸。

猛的扯回自己的袖子,一言不发转身就往殿外走。

“皇姐,皇姐…”太子见姜芜转身就走,急忙追着呼喊。

可姜芜任凭太子如何呼喊,她都直接往外走,没有不回头也没有停留。

凤鸾宫门口,紫衣看见姜芜走了出来连忙迎上去,担忧的看着她。

没等紫衣开口,姜芜停在她面前用极低的声音说:“派人暗中盯紧凤鸾宫,但凡有人出宫立刻跟上。”

紫衣:“属下明白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阅读全文

上一篇 6天前
下一篇 6天前